纪录片《中国》第三季,走进北大,“让年轻人对中国文化本能地靠近”

日期:2023/11/27

如果说纪录片《中国》第一、第二季让观众对纪录片的创作、影像、风格有了从0到1的认知,那么第三季则是再次突破的匠心之作。
 
近日,北京大学举办了纪录片《中国》第三季高校巡回交流会,选题的宏大、表达的创新性和亲切感、美轮美奂的视觉表达,赢得了在场学生和专家的一致好评。
 
“作为新思想和文化气象的汇聚之地,北京大学与纪录片《中国》在文脉和历史中相遇,学术的思辨令影像更深邃,艺术的魅力让思想更鲜活。”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说。
一位来自北京大学的《中国》系列纪录片观众,对影片如何从众多历史时期中挑选影像素材、进行框架构建和阐述道理表示好奇。
 
第一和第二季联合总导演、第三季总撰稿周艳透露:“我们最想通过这部纪录片试着来勾勒一下中国何以成为中国,我们何以成为我们。所以从神话讲到周,一直围绕秩序和礼,分出了不同层面和递进的关系来完成它。主题的明确,无形之中给我们素材、内容的选择制定了一个规则和表达方向。"
任刚、单浩翔、莫里加是三位影片的绘画导演,他们从影像表达上分享自己的创作感受。“纪录片《中国》的想象空间非常大,把文本视觉化是非常艰难的过程。第一集《创世》我们特意讲究中国画里的留白,因为从国画的角度讲,无画处皆成妙境,留白的地方也是最妙的地方,这是我们中国文化的精妙所在。我们在看一件事物的时候,不是在看他表达什么,是看他没有表达什么,那一部分的空间是我们想象的,因而我们是在表达很写意的东西。”
 
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认为,纪录片《中国》不是一次简单的“记录行动”,“它是一次文化的思考,这种思考带领我们探寻文化自信的来源。它创造了无摄影机的一种影像读本,不取悦观众,引导观众在文化的土壤里自主生长。“
中国纪录片网负责人张延利认为,纪录片《中国》极具文化传承价值、历史启蒙价值、民族认同价值。第三季从内容、制作、表现形式等多方面革新,也呈现出自信、极致、开放三大特点。
“纪录片《中国》呈现出与传统纪录片迥异的美学风格,如创新和亲切的影像表达、选题的宏阔等”,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唐金楠提出,这些优秀的视觉元素足以构建一个多媒体的互动性展览,或走入院线精编成“大剧场版”,探索更多元的呈现形式。
 
吕帆评价纪录片《中国》是一部良心之作,“一个好作品要做到由远及近,更好的作品要做到从我到我们,上佳的作品则要由脑入心。能让年轻人对中华文化产生本能的靠近,这是《中国》在当下的价值。”

合作伙伴